贷款骚扰电话“失声”?10月新规按下三重“静音键”
国庆长假后,不少人发现手机里的贷款骚扰电话突然“销声匿迹”——以往每天两三通的“低息贷款”来电没了踪影,短视频里刷屏的“极速放款”广告也难觅踪迹。这种从“狂轰滥炸”到“一夜静音”的转变并非偶然,而是政策监管、技术拦截与行业洗牌共同作用的结果,背后藏着一套精准治
国庆长假后,不少人发现手机里的贷款骚扰电话突然“销声匿迹”——以往每天两三通的“低息贷款”来电没了踪影,短视频里刷屏的“极速放款”广告也难觅踪迹。这种从“狂轰滥炸”到“一夜静音”的转变并非偶然,而是政策监管、技术拦截与行业洗牌共同作用的结果,背后藏着一套精准治
“这主要和助贷新规有关。”一名从业者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背后的原因便是在10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的《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
国庆中秋长假刚过,不少人发现一个"小惊喜":以往一天能接好几个的贷款骚扰电话,突然安静了;刷短视频时跳出来的"极速放款""低息贷款"广告,也少见了。这可不是商家突然"良心发现",而是10月1日正式落地的助贷新规,给喧嚣的贷款市场按下了"静音键"。
“这主要和助贷新规有关。”一名从业者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背后的原因便是在10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的《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
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多家银行密集调整贵金属业务,释放三重市场信号:一是随着金价攀升,黄金相关投资风险同步上升;二是对投机行为、不审慎投资行为作出明确风险提示;三是引导投资者更理性地参与黄金投资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应避免加杠